牙龈炎和牙龈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口腔疾病,主要区别如下:
疾病性质
牙龈炎:是一种由牙菌斑和牙结石刺激引发的牙龈组织感染性疾病,属于可逆性炎症反应。
牙龈癌:是发生于牙龈区域的恶性,多为鳞状细胞癌,具有侵袭性和转移风险。
症状表现
牙龈炎: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、触碰易出血(如刷牙、进食时),可能伴有口臭,但一般无持续性疼痛,也不会出现牙龈肿块或牙齿移位。
牙龈癌:早期可能出现异常肿块、长期不愈的溃疡(超过2周)、牙齿松动、疼痛或麻木等症状,肿块质地较硬,边界不清,常伴有疼痛和出血。
病因
牙龈炎:主要由牙菌斑、牙结石刺激牙龈引发炎症,也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、激素变化(如孕期)有关。
牙龈癌: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(如吸烟、咀嚼槟榔)、免疫异常或遗传因素相关。
治疗方式
牙龈炎:一般通过洁治(洗牙)、抗生素、改善口腔卫生可治,预后良好。
牙龈癌:需手术切除病灶,可能联合放疗或化疗,预后与发现早晚相关,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较高。
诊断方法
牙龈炎:通过口腔检查、X线检查等一般可以明确诊断。
牙龈癌:需要进行病理检查,以确定性质和类型。
如果出现牙龈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,以便明确诊断,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